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加盟
『壹』 左手江淮右手蔚來,安徽省將成為新能源領頭羊
安徽省的汽車工業起步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晚,畢竟早在1968年4月,江淮汽車製造廠就成功試製成功了一輛2.5噸的載貨汽車,只是來到了改革開放這個合資與進口車橫行的年代,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大眾、豐田、本田等舶來品大賺銷量和口碑,而安徽的造車工業則似乎有點掉隊了,畢竟自力更生難度更高。
數據顯示,雖然安徽也加入了長三角經濟圈,但它的汽車工業產銷規模要弱於周邊城市,而且奇瑞和江淮受限於品牌溢價較低的現狀,只能力拚中低端市場,盈利水平著實不高。
期望實現整體轉型,從農業大省升級為工業大省的任務,讓安徽一屆又一屆的掌舵班子操碎了心,但伴隨著新能源產業布局的平地而起,機會終於來了。
大眾與江淮聯姻 博弈還將繼續
其實安徽一直期望以引入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外資等各類資本的方式,來盤活國有車企以及相應的配套產業鏈,奈何第一次江淮混改引入的建投投資雖然貴為背景深厚的央企,有錢是肯定的,但本身的管理水平並沒有帶給江淮更多的經驗,也沒有提升企業的抉擇效率和執行效率,畢竟央企本身就以穩與慢出名,央企與國企的組合,對擴大規模提升行業形象有極大裨益,但對安徽急需的對機制和治理機構的整改並沒有預想中的作用。
引入外資成為了另一個解法。這一次,培養了上海現代汽車工業半壁江山的大眾汽車決定出手。在2020年5月29日,大眾汽車宣布將投資10億歐元,拿下了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並且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取了關鍵的管理權。
瞬間咸魚翻身,要知道,在2020年年初,江淮大眾還一度進入了「分手劇本」,坊間傳聞兩者在產品層面停滯不前,甚至江淮大眾的研發中心除了一個奠基儀式,其他毫無進展。彼時大眾揮舞著西雅特,時而向前一步時而向後一步,撩撥自己的合作夥伴。而江淮也沒安好心,他們雖說是准備與大眾聯手在新能源車市布局,實質上還是窺探著大眾手頭擁有的燃油車資源,一旦「勾引」成功,前有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在燃油車市場呼風喚雨撒豆成兵,說不定江淮大眾也能成就三分天下呢?然而對西雅特的追求被否,捷達品牌開心地將之收入囊中,當時直接動搖了江淮大眾的根本……
當然對於大眾來說,這也是一次不錯的嘗試,畢竟此前大眾一直有一個夢想,想要調整各家合資公司的股比,上汽大眾中外股比為50:50,一汽大眾中外股比為60:40,而此次雖然在最弱的江淮大眾上成功實現了目標,如果運營得當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另外兩家合資公司的股比態度。
畢竟先得做出成績,說話聲音才能更響亮。
而對於安徽的工業布局來說,損失掉控股權也沒啥,畢竟此前江淮大眾就屬於半死不活的狀態,而讓大眾控股之後,起碼大眾會更加上心,投資有了,新車也就有了,比如此前念念不忘的大眾MEB電動平台,以及電動車工廠和研發中心,要知道當初為了給桑塔納做配套,養活了多少配件廠,而一旦設想中的5年內推出5款純電動車真能實現,那麼無疑安徽的汽車工業將會獲得一次難得的超車機遇和挑戰。
撿漏蔚來 並獲得重要話語權
根據2019年披露的信息,安徽新能源汽車產銷12萬輛,已經占據了全國10%的比重,並且位居中部省份第一,底子還算不錯,但並沒有一個足夠強勢的領頭羊,所以當蔚來出現困境時,安徽伸出了援手。
李斌曾經說過這么一句話:「一個新創的公司沒有融到200億人民幣的能力,可能比較難開始一個新的汽車品牌。」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也發出一句感嘆:「以前看別人造車覺得100億太誇張了,現在覺得200億都不夠花。」
融資速度是造車新勢力的命門所在,只有拿到錢才有接下來的研發、建廠、量產、鋪設渠道等等一系列操作,這些新勢力的理念可能會與傳統造車企業不同,但最終都走上了相同的道路,你可以顛覆動力科技,但不能顛覆生產和銷售的模式。
融完市場上的錢,讓對手無錢可融。在這場速度競爭中,我只要比對手多融到錢,對手就會因為資金流斷裂而進入安樂死,博郡汽車是這樣,拜騰汽車也是這樣。
蔚來原計劃在上海建廠,據稱地址都去考察過無數次,但特斯拉這個「小三」出現後,「未婚妻」蔚來直接被一腳踢開,也間接導致了蔚來接下來的融資計劃難產,起碼得想個法子把這事兒給圓回去。
在危難時刻,安徽國資委挑中了蔚來,這個時間點卡得非常棒。按照原本蔚來的計劃,京滬兩地是唯一的選擇,這兩個城市的消費者購買實力強,並且一旦與城市發展綁定,售價明顯偏高的蔚來也能夠從政府采購中得到一些分潤,並且京滬本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得就明顯更好,牌照問題卡住了不少想要擁有一台車的消費者,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接受程度也明顯優於其他城市,因而不到山窮水盡,蔚來是絕對不會將基本盤從這兩個城市撤走的。
但沒辦法,上海不要它,北京看不上它,偏安安徽絕對不是最佳選擇,即便是來到合肥這個省會城市。但這可能是唯一能夠融到的救命錢,人窮則志短,不得不低頭。
那麼對於安徽來說,將蔚來收入囊中,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了中國唯一一個在定位上可以與特斯拉掰一掰手腕的品牌。如果說一個國產品牌將最便宜的車賣到30萬以上,大家都會覺得這絕對是自殺行為,但蔚來通過瘋狂的燒錢,讓市場接受了35萬起的ES6以及46萬起的ES8,這與一眾圍繞20萬左右的消費市場做文章的造車新勢力門,成功拉開了差距。
同時,蔚來已經具備了黏性非常強的粉絲群體,同時由於蔚來一貫注重服務的傳統,已購車用戶也願意將車型推薦給身邊好友。根據李斌自己的話來說,從去年9月開始,蔚來ES6已經連續8個月蟬聯了電動SUV銷量排行榜冠軍,而在剛剛過去的5月,蔚來累計交付新車3436輛,其中ES6為2685輛,ES8交付751台,從而讓它的累計銷量達到了42342輛,其中10429輛是在今年完成的,前景可期。
不出大意外的話,蔚來是活下去了。同時,由於引入了新的戰略投資者,蔚來也開始反省自己以往的做法,李斌靠砸錢砸出了一個高端品牌,但中後期繼續砸錢意義不大,而是應該專注於精細化服務上,事實上對於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要求也沒那麼高,只需要差不多等同於奧迪、雷克薩斯就已經超乎他們想像了。當然,蔚來在服務上的花費依然是在燒錢,但速度相比過往要慢了一些,目標是從過往每年每單虧損4000多元,能夠控制到只虧損1000多元,這個差額如果能實現的話已經足夠讓窮怕了的安徽投資人滿意,而如果真的像規劃那樣,在第二季度實現毛利率轉正,而且在年底達到兩位數,安徽就是真正撿了一個大漏。
更何況,按照與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的協議,蔚來來到安徽之後,會將中國總部設立於此,並「建立總部管理、研發、銷售服務、供應鏈製造一體化基地」,這將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也能讓安徽更好地整合由科大訊飛、京東方、江淮大眾、國軒高科等企業在這條產業鏈上的合作。
寫在最後
前景很美好,但新能源產業鏈也需要足夠的購買力支撐,畢竟大家都喜歡支持本土企業。
安徽2018年GDP為37114億元,總量全國第11名,人均則位列全國第13名,不高也不低,但勢頭相當不錯,特別是融入長三角經濟圈之後,它可以承接江蘇、浙江和上海的產業轉移,再者人口大省也必定會帶來更多的政府采購機會,這對於蔚來或者江淮大眾來說,也有著光明的前景。
當一系列基礎夯實之後,安徽將真正在新能源市場上提速,它將會交出怎樣的答卷?不好說,但我覺得,十分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大眾與江淮正式簽約,江淮大眾迎來發展新機遇
(文/彭科峰)6月11日,安徽省國資委、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通過雲簽約的方式,正式簽署了江淮汽車集團投資協議。期間,江淮汽車還與大眾汽車簽署了江淮大眾投資協議、產品組合框架協議。
據介紹,江淮與大眾合資項目是中外合資新能源汽車的首個項目。早在2018年11月,江淮汽車集團就曾與大眾集團簽署進一步合作諒解備忘錄。此外,在前不久,江淮大眾戰略合資合作框架協議也完成簽署,項目合作正式啟動。
此次投資協議的簽訂,標志著江淮與大眾戰略合作進入新階段,標志著大眾集團新能源汽車中國生產基地在安徽設立,也標志著大眾集團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總部落戶合肥。
據了解,在相關交易完成後,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將持有江汽控股50%股權和江淮大眾75%股權,安徽省國資委對江汽控股保持控制權。
大眾集團承諾,將授予江淮大眾4-5個純電動汽車品牌產品,目標是在2025年生產20-25萬輛,在2029年生產35-40萬輛,預計屆時總收入分別達到300億元、500億元人民幣。
此外,大眾集團還表示,在中國法律允許且取得許可前提下,優先考慮在江淮大眾生產大眾中型、中大型車等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燃油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江淮大眾更名為大眾汽車 開啟了新的合資時代
12月2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大眾中國投資對江汽控股的增資和大眾中國投資、江淮汽車對江淮大眾的增資事項已完成工商登記變更,其中,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
另一方面,大眾的增持或許也為江淮汽車帶來更多希望。江淮汽車近年銷量嚴重下滑,乘用車表現尤為明顯。江淮汽車今年上半年年度報告顯示,營業收入為249.4億元,同比下滑7.6%。業內紛紛猜測,江淮大眾或將是江淮汽車乘用車板塊的轉機,尤其在獲得大眾加碼之後。
總體來說,在江淮大眾股比更改落實以後,大眾勢必會對其加大新能源產品的投入。而對於江淮來說,失去了江淮大眾的主導權,未來是不是會走上華晨的老路呢?此外,大眾安徽的出現可能意味著,隨著中國汽車股比將逐漸放開,汽車行業對等合資的時代正在慢慢逝去,國內新能源的競爭環境將越來越激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大眾入股江淮 中國汽車工業何去何從
5月29日,大眾宣布以10億歐元獲得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時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得公司管理權。這是中國汽車行業劃時代的一幕,不少人覺得這意味著中國市場對世界上各大汽車企業的重要性越來越嚴重,亦有不少人覺得隨著更多自主汽車公司投入國外公司的懷抱中國的汽車工業益發艱難起來。到底誰說得更有道理,我們不妨一起來分析一下。
汽車行業不斷突破的股比限制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上海大眾開啟了汽車行業的合資企業開始,為了保護國內汽車企業的利益,一直堅持著最高不超過50:50的股比限制,也就是說合資企業中外資企業的股份佔比最高到50%。從這個角度上看,首先合資企業的控制權是在中方的;其次無論合資企業賺多少錢,至少都有一半以上的利潤是歸中方所有。這個股比限制的原意是希望中方企業能夠藉助外方的技術、管理以及合資公司的利潤去大力拓展自主汽車品牌的市場。可惜的是,由於這樣子來錢太快,不少企業「躺著」就能賺錢,於是漸漸的忘記了自己的初心與進取心,不斷的重復著「合資」——「賺錢」——「再合資」——「再賺錢」的模式。有的公司至少有六七家以上的合資公司,借著這些合資公司的利潤也賺了個盆滿缽滿,但這對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毫無益處。
鑒於此,於是乾脆逐步的放開股比限制,不再讓某些汽車公司「躺贏」。早在2018年6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就聯合發布了《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裡面提到從2018年7月28日起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之後在2019年寶馬即馬上與華晨簽署協議計劃增持華晨寶馬的股份至75%,然而受上述政策的影響(華晨寶馬是燃油車生產企業),這一計劃需到2022年正式交割。同時特斯拉又立馬實現了在國內獨資建廠(特斯拉屬於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企業,該項目僅用了不到1年的時間即完成了建廠及新車投產下線),注意,這里的特斯拉是獨資的,是100%股權的。再到如今大眾增持江淮大眾(江淮大眾是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所以不用等到2022年)股份至75%,明顯已經在步步倒逼中方企業自立自強,否則將來就只有被吞並一條路可走。
繼續放開的合資企業數量限制
實際上除了股比限制以外,在以前還有一個就是合資數量的限制,也就是說再厲害的企業到國內最多隻有兩家合資整車企業。比如說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等等,都死死的扣住了這個數量限制,也是為了盡量的扶持國內汽車企業。但還是由於這些企業不夠爭氣的緣故,逐漸的也放開了合資企業數量的限制。2017年大眾就跟江淮成立了江淮大眾,雙方各持股50%,專注於電動汽車業務。隨著這個思路來看的話,不排除將來繼續出現XX豐田、XX本田、XX通用、XX福特、XX日產等等企業的出現,將進一步擠壓自主品牌車企的生存空間。
在大眾汽車的規劃中,江淮大眾的電動汽車將與一汽大眾、上汽大眾的電動汽車實現互補,分別佔領不同的細分市場,擴大大眾汽車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版圖。
受影響最大的還是蔚來
實際上大眾入股江淮和國軒高科,受影響最大的還是蔚來。為什麼這么說呢,首先江淮一直都是蔚來的代工廠,當大眾入股江淮之後主打電動汽車,跟蔚來形成了直接的競爭關系。其次正是因為江淮,蔚來才最終落戶合肥的,可以說蔚來現在的情況很尷尬,自己本身是沒有生產能力的,全部都靠著江淮的代工進行生產,而江淮現在又有50%的股份是大眾的,同時江淮大眾的市場也是電動汽車市場。看到了吧,大眾通過入股江淮和國軒高科,這是打算給蔚來來一招釜底抽薪。說不定有可能蔚來又該准備尋找新的代工企業了,或者並購一個車企來獲得生產資質。
寫到最後
這幾年汽車業的行情競爭逐步激烈,江淮汽車也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隨著大眾汽車對國內市場的高度重視,江淮大眾將成為其最為重要的合資企業之一。同時也讓大眾在國內與蔚來在電動汽車的競爭上搶到了一個先機。不管怎麼說,被保護了這么多年的國內汽車企業,還是希望能夠一步一步站起來,讓中國的汽車走遍全世界,而不是全世界的汽車走遍中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伍』 未來推4-5款純電動汽車 大眾集團與江淮汽車深化合作
6月11日,行車視線從官方獲悉,大眾集團與安徽省國資委、江淮汽車集團簽署投資協議,進一步加速推進在華電動產品的布局。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博士線上出席此次簽約儀式並簽署相關協議,工信部部長苗圩以及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長阿爾邁特共同出席線上簽字儀式。簽約各方計劃在獲得相關部門批准後,於2020年12月31日完成相關交易。
據悉,本次交易完成後,大眾集團以及安徽省國資委分別持有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權。而江淮大眾將發行的新股權,在認購完成後大眾集團將持有江淮大眾75%的股權,大眾中國應認購江淮大眾等價於45.17億元注冊資本的新股權。與此同時,大眾將授予合資公司4-5款純電動車型項目,幫助合資公司未來進一步深化新能源出行。
此外,合資公司工廠將於2025-2030年全負荷運轉,目標年產能20-25萬輛,2029年實現35-40萬輛的年產能。目前,江淮大眾已經上市了思皓E20X,未來4-5款純電動車的推出,進一步會擴充該品牌的車型矩陣,從而應對即將到來的新能源浪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江淮與德國大眾合資生產新能源汽車是真的嗎
沒聽說呀,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望採納,謝謝
『柒』 江淮汽車集團跟大眾合資合作有哪些突破
江淮汽車集團跟大眾合資合作是中外合資新能源汽車的首個項目,意義非常大,而且江淮大眾打破了傳統的合資合作模式,他們緊扣中國汽車強國戰略和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打造出了一個全新的、國際化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可以說是為新的合資合作模式提供了範本。而且江淮與大眾的合作,也正賦能了不少新車型,比如去年新上市的嘉悅A5就是江淮汽車集團與大眾聯合推出的一款合資車,這輛車不管是外觀設計、車身造型還是性能配置,都體現出了合資車的品質,總體來看突破性還是非常大的。
『捌』 獲得公司管理權/成為江淮最大合夥人江淮與大眾簽署合資協議
今天上午,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與德國大眾汽車集團戰略合資合作協議簽署暨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大眾汽車獲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50%的股份,同時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
大眾集團承諾,在大眾中國投資成為江淮大眾75%的控股股東後,將進一步細化優化江淮大眾的產品組合框架,進一步推動集團在中國的電動化戰略。深入合作推動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電動化戰略落實。
大眾集團選擇針對中國市場未來車型時,經過評估,在中國法律允許且取得許可情形下,優先考慮在江淮大眾生產。可以推斷,大眾汽車在華將會擴大電動車生產規模,推動集團在中國的電動化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總投資過百億 大眾正式入股江淮與國軒高科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月29日早間發布的公告,大眾汽車正式宣布將投資10億歐元(79.2億人民幣)獲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時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
2017年,大眾汽車集團與江淮汽車集團曾合資成立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雙方的股權比例為50%:50%,合資初始期限25年。大眾中國投資在正式獲取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股權後,持股比例將達到75%,將獲得實際管理權。
國軒高科現有和未來的項目保持不變,國軒高科將成為大眾汽車的認證供應商,未來向集團在中國市場的純電動汽車及MEB平台產品供應電池。
大眾集團未來將向江淮大眾導入大眾集團旗下主流品牌及一系列新能源產品,合資公司將逐漸擴大規模,其年產能將於2029年達到35-40萬輛。簽約各方計劃在獲得相關部門批准後,於今年年底完成相關交易。
寫在最後
江淮大眾或將正式引入大眾品牌的新能源車型,定位或將低於上汽大眾、一汽-大眾旗下的ID系列車型。得益於大眾MEB平台,以及國軒高科的電池直接供應商公關,江淮大眾未來推出的純電動車在售價上可能將出現不小的驚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